雨荷轻倾

Es muss sein

【剧评】如若死是必然(中) - - - 评音乐剧《摇滚莫扎特》

                         三、戏剧的魅力

        《摇滚莫扎特》所要表现的情节其实十分简单:青年莫扎特为逃离当地主教科洛雷多的束缚,在母亲的陪伴下离开故乡萨尔兹堡前往巴黎。他怀揣着创作德语歌剧的理想,书生意气,挥斥方遒。途径音乐中心曼海姆之时,莫扎特在一系列的诡计与安排之中同初恋阿洛伊西亚相遇,父亲的反对使其恋情受挫。在巴黎,莫扎特的理想受挫,母亲的离世加诸阿洛伊西亚的背叛使其决心彻底逃离故乡,成为自由音乐家。他来到维也纳,与阿洛伊西亚之妹康斯坦斯喜结连理。莫扎特在受到市民爱戴的同时,也因离经叛道而不容于贵族阶层诸如罗森博格等人,其超凡脱俗的才华又引起了宫廷音乐家萨列里的恐慌、自厌与嫉妒。萨列里与罗森博格为莫扎特设下重重阴谋阻碍,当诡计得逞之时,萨列里却自斥为“胜利的牺牲者”,在临终的莫扎特面前,二人冰释前嫌,获得了音乐、灵魂上的和解。
        就叙事层面而言,《摇滚莫扎特》大致采用传统的顺叙结构,作为以史实为基础而改编的传记类作品,故事的情节大致按照莫扎特生平经历的时间线依次展开,甚至多处做了简化处理,有些地方略显单薄,虽说莫扎特的人生经历尽然如此。这一点上并没有什么出奇之处。
        然而,作为一部音乐剧,《摇滚莫扎特》巧用音乐,营造了多重呼应与暗示。最令人称奇的便是对于莫扎特本人作品的化用,如序幕中便引用了《降E大调交响协奏曲》(K.364),产生了古今对话的强烈时空错位感,并且不难发现,这个永远与曼海姆和阿洛伊西亚纠缠在一起的乐章中的部分乐句,和尔后对应情节原创歌曲《我在玫瑰中沉睡》音乐性上的紧密联系。紧接着,又化用曲风宏大的宗教音乐作品《安魂曲》中第二乐章第一节Dies Irae作为萨尔兹堡主教科洛雷多登场的标志。众所周知,《安魂曲》即莫扎特的绝笔之作,音乐剧在开篇“天才”降临之初便预示了“天才”乘化归去的最终结局,不可谓不妙。至于萨列里初遇莫扎特时,出自歌剧《后宫诱逃》的咏叹调《悲伤已成为我的命运》与萨列里剖白内心的一曲《甜蜜的痛苦》间的微妙联系,大概已不必再说。仔细寻找,类似的巧妙呼应简直不胜枚举。
        呼应不仅体现于音乐的安排上,本次巡演相较于其早年的版本,更加注重舞台的空间分隔。在一些较为轻松幽默的段落里,舞台上的每一个角落几乎都在同时发生着一个小故事,令人应接不暇。而这些发生于分隔空间中的小故事,不少也承担着呼应情节的责任。如康斯坦斯《妈妈请听我说》一曲间,莫扎特与阿洛伊西亚在舞台暗处携手共舞,渐渐地,阿洛伊西亚转身退场,舞台上空余追光下的莫、康两人,这也暗合了三人间最终的情感走向。如是小细节,增强了戏剧的张力。
       人物表现方面,观看过本轮巡演后最直观的感受便是,人物情感的主线被再度明确,人物性格的张力也被进一步扩大。对于剧中莫扎特的“初恋情人”阿洛伊西亚的修改令我印象尤为深刻,重逢时,她不再失魂落魄地直言自己“弄糟了最好的唱段”,冰冷的言不由衷维持了其高傲性格的一致性。莫扎特与萨列里间的情感流动也变得更加流畅自然,相较于2009年官方录影中莫扎特天真活泼、萨列里极力压抑自我的单一形象,今次二人交锋之初,莫扎特的恃才傲物便显露无疑,萨列里更是任由莫扎特揭穿假面,由此,也从侧面承认了萨列里的天赋,丰富了各自人物的层次,也使得最终二人看似突然的冰释前嫌拥有了较为合理的解释。
        就演员们的表演来说,自然是可圈可点。不过,由于我有幸观摩的场次比较靠前,因而一些初次演绎自己角色的演员显得略微中规中矩,尚未形成自己的特色,互相碰撞间的火花也不够强烈,期待他们后续的表现。

                    四、第四堵墙的内外

        “第四堵墙”的概念近年来频频被提及,相信大家多少有所耳闻。它泛指传统镜框式舞台沿台口一道虚构的界限,将舞台这一魔盒的内外分隔开来。
       《摇滚莫扎特》的舞台首先将第四墙具象化:舞台前方搭建起来的半圆形黑色互动空间与镜框式舞台内外自成两个世界。演员于互动空间之中尽情展现个人魅力,时而向观众挥手致意,时而将观众拉入专属于莫扎特的纯真与放纵之中,甚至时不时“入乡随俗”,蹦出两句现学现卖的中文,逗得观众席间充满了快活的气氛。在《胜利的牺牲者》一曲间,内心撕扯的萨列里在众人光怪陆离的催逼及莫扎特音乐的“嘲弄”之下,不顾一切地从场景中逃离,冲出第四墙 - - - 这一段颇有些摇滚演唱会的意味,演员们在舞台与观众席间来回跑动,嬉笑怒骂间一把将观众揽入了欢愉而又痛苦的矛盾气氛之中,浸入式的体验使人大呼过瘾。
       舞台内外,《摇滚莫扎特》与观众互动的方式不尽于此。
       几天前,《上海戏剧》杂志社的公众号刊登了一篇文章《:互联网时代的“ 粉丝音乐剧 ”》,将音乐剧《摇滚莫扎特》在中国的传播史深入探讨了一番。相信不少剧迷朋友对此也有所了解,在“法扎”的传播与接受过程中,互联网可谓功不可没。并且,法语音乐剧的传播方式本就“自成一格”,与传统音乐剧重视现场感所不同的是,法语音乐剧自制作伊始便抛却了神秘,将音乐剧的大众文化背景发挥到了极致。参与本次巡演的演员洛朗 ∙ 班对此更是直言不讳:“对于法语音乐剧而言,一部剧里热门单曲越多,就意味着这部剧越火越成功。剧本本身和“歌曲”来比,没那么重要了,这是基于商业角度的考量。从另一方面来说,法语音乐剧更看重“造星”,在宣传方面也更多的去推演员。演员越红,粉丝越多,意味着观众越多,票房越好。但是现在情况正在发生变化:一部剧中剧情和表演占得分量越来越大了,我很喜欢这种变化。”
       也许,正是出于这种开放包容的心态,《摇滚莫扎特》的剧组成员们似乎非常乐于观察台下观众的反应,并且据此作出相应的调整,用小小的改变增强现场的魅力。在萨列里与罗森博格对戏的段落中,相较于法国巡演版本里注重在语言机锋与文化常识间寻找“笑点”的传统,此次巡演中,增加了许多肢体语言,更加直白无误地引导着观众的情绪,这无疑是在弥合中国观众可能因为文化差异而产生的反映上的落差。无论是莫扎特鞠躬致意乐团后“意味深长”的回眸一笑,还是萨列里拖腔拉调的一句“ Rosenbe ~erg”, 亦或是罗森博格一曲欢快的《茉莉花》,乃至于剧终令人异常尽兴的安可环节⋯⋯这样的例子不甚枚举,可以说,台下 合理 的反应大部分都是在演员的期待中的,这也是本剧打破第四堵墙的一种独特方式。对此,观众们自然颇为受用,反应也是非常热烈,乃至于引发了一场关于音乐剧“观剧礼仪”的大讨论。(关于所谓 合理 的尺度,可详见文末月壤姑娘(微博ID:月壤_我的团长米的团)的Tips及相关说明)
        然而,对于艺术作品与大众化、商业化之间看似永无调和的矛盾,剧中似乎又蕴含着
更深层次的讨论,乃至于隐约透露出了一丝隐忧。

        —“朋友,您必须跟公众言归于好。”
        —“什么公众?!”⋯⋯

       什么是公众?大众之于戏剧又应该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戏内戏外,这部音乐剧都给予了我们思考的空间。

(TBC. )

评论(1)

热度(28)